---2010年12月29日在旗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
政府旗长 边保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乌拉特中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的简要回顾 过去五年来,在旗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旗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全旗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进程,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向上、政通人和、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6.3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0.79亿元,年均增长29.9%;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1.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3亿元,年均增长37.9%。截止2010年11月底,全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8.07亿元,较2005年的9.25亿元,增加了18.82亿元。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五年。全旗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37.6:44.9:17.5演进为 2010年的16.7:71.8:11.5。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60%,实现了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引领型经济的重大转变。 ——过去的五年,是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的五年。五年来,全旗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0.03亿元,年均增长44.7%。生态和基础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金融、法制、服务等软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过去的五年,是对外开放成效显著的五年。五年来,累计进口蒙古国原煤1426万吨,特别是今年,原煤进口突破800万吨,创历史最高。甘其毛都口岸通关能力和对外开放形象明显提升。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69.33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0个,毅腾、龙源等一大批建设规模高、投资数额大的项目相继落地投产,为旗域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 ——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8242元,提高到2010年的16266元,年均增长13.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387元,增加到2010年的8134元,年均增长17%。城乡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衣食住行水平不断提高。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电力、矿山、煤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家。风电装机容量达到95万千瓦,累计发电29.44亿度。煤化工产业发展迅猛,现已形成1600万吨的洗煤生产能力;矿山工业日益壮大,形成了12万吨原油、5吨黄金、100万吨铅锌矿采选、130万吨铁精粉和100万吨煤炭生产能力。从总体上看,全旗工业化水平正在稳步提升,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5.7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6.5亿元,年均增长44.9%。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口岸园区一体化建设。口岸和加工园区共计完成投资17.6亿元,编制完成了甘其毛都口岸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城市设计、物流产业规划及加工园区的产业规划;口岸疏港公路、联检办公楼、加工园区道路等一大批基础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工园区引进企业25家,毅腾、普兴等企业顺利达产。同时,加快推进甘泉、西甘铁路建设进度,口岸及加工园区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投资环境更加优越,发展潜力更加凸显。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五年来,我们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农牧业产业化建设初见成效,2010年,全旗粮食总产量达到5亿斤,牲畜饲养总量达195.85万头(只)。温室大棚、番茄、有机食品等特色产业稳步推进,以巴美肉羊为主的现代肉羊产业发展迅猛,乌拉特羊肉地理标志产地证明商标注册申请成功。流转土地9.1万亩、草牧场539万亩,注册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00个,对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坚定不移地推进第三产业全面发展。依托口岸原煤进口,建成际誉、毅腾等物流园区3处,仓储能力达2000万吨,支撑三产、服务工业的能力明显提升。哈萨尔财富广场建成投用,农贸市场、角力格太珠宝城开工建设,市场经营环境明显改善。工商银行、蒙银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包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竞相入驻,金融环境明显改善。风蚀冰臼地质公园开工建设,草原旅游业蓬勃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效明显。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67亿元,较2005年的4.13亿元,增加2.54亿元。 (五)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投资拉动建设,以建设促进发展,累计投入资金42.64亿元,实施了一大批城镇基础设施、农村牧区道路、电力、通讯、水利及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城乡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旗城市化水平达到42%。 (六)坚定不移地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五年来,我们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惠农惠牧政策,共计发放各类补贴资金5.9亿元。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2010年五大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到11.5万人(次),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补助支出累计达5.4亿元。进一步完善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率先在全市启动了牧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参保牧民达12863人。不断加强城乡低保工作,累计发放低保资金8738万元,保障人数达1.5万人。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成并优惠销售廉租房721套、3.3万平方米,累计发放租金补贴1064万元。出台了农村牧区学生免费乘车补助政策,财政安排资金400万元,惠及农牧区学生446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实施,参合率达99.5%。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2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