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工作报告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0日        【作者】        【来源】政府办        【关闭】

——2012年2月13日在旗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旗人民政府代旗长   徐茂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简要回顾
    2011年,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旗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旗上下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旗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2.19亿元,增长36.8%,总量全市第四,增速全市第一,三次产业比例由2010年的17.5:72.5:10演进为13.6:78:8.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23亿元,增长29.1%,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二;财政收入完成9.69亿元,增长36.18%,总量全市第四、增速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449元,增长17.7%,总量全市第一,增速全市第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25元,增长28.3%,增速全市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4 亿元,增长18.9 %;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
    (一)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8项,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4.9亿元,同比增长54.8%,总量全市第二,增速全市第一;利润和税金分别达到16.35亿元和3.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倍和91.3%。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5.8%,工业企业和口岸对财政的贡献率达75 %以上。神华巴彦淖尔能源公司煤焦化项目进展顺利。普盛、丰达、恒发等8个洗煤项目建成投产,产能达到1400万吨;风电装机并网达到95万千瓦,风光新能源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风电装备制造业建设进程加快;汉马硅业一期1500吨多晶硅项目建成,二期1500吨多晶硅项目开工建设;黄金、石油、铅锌、铁精粉、高载能等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升。
    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作物总播126.9万亩,粮食总产量5.8亿斤,牲畜饲养总量达到270万头(只);完成设施农业2040亩,流转耕地7.1万亩、草牧场23万亩,新建沼气用户1838户;全面启动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争取国家生态补奖资金1.15亿元;依托自治区财政支持现代肉羊生产发展资金,建成7个农区肉羊养殖园区,累计达到13个,肉羊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农田草牧场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物流、商贸、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等服务业稳步发展。旅游业发展有序推进,编制完成了《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全旗旅游业健康发展。风蚀冰臼地质公园一、二期工程完工。珠丽戈泰文化产业园即将投用,希热庙旅游资源开发进程加快。“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扎实推进,累计建成配送中心2个、新建改建农家店132个。
    (二)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
    海关监管公共物流园区、口岸互市贸易区等项目进展顺利。口岸报关报检中心、海关综合业务楼、“快捷通”通道、通关疏港通道扩建等工程按期推进,监管查验设施进一步完善。口岸房地产、学校、医院等项目全面开工。制定出台了煤炭管理办法,积极促进进口原煤就地转化增值,全年进口原煤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达到1100万吨。园区基础条件日益改善,产业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入驻企业30家,产值和销售收入均突破100亿元,晋升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成为拉动旗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为打造市域经济增长极奠定了坚实基础。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0.3亿元,增长66.8%。
    (三)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全旗城镇建设完成投资25.8亿元。在不断完善各项规划的同时,实施了7.8万平方米道路、144基路灯、14.1公里排污、27公里供热管网等工程;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新建了云英广场;开工建设房地产项目18项、58.5万平方米,公建项目12项、14.8万平方米;完成358户海镇棚户区改造、699户温明矿区棚户区改造、2400户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和400户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任务,开工建设廉租住房720套,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中心集镇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人口集聚能力进一步提高。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铁西金铁路建成,神华甘泉铁路金泉至口岸段实现试运营。完成乌不浪水库新建、河桶水库和巴仁宝力格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了乌不浪沟、韩乌拉沟、呼勒斯太沟防洪以及安全饮水、节水灌溉等工程。实施了150万亩退牧还草、7.4万亩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及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新建了口岸、巴音和巴音哈太3个110KV输变电工程以及五连、金泉等3个35KV输变电工程。完成省道212线前期工作,建成省道311线白音厂汗至固阳达头地48公里三级公路改建工程,新修通村水泥路106.9公里。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实施土地整理1.2万亩。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和第二轮土地修编工作,争取用地指标405公顷。加强资源补偿费征收,土地收益不断增加。
    (四)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
    2011年,用于民生领域的投入达7.4亿元,占可用财力的49.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标准,人均调资189元;牧民养老保险稳步推进,参保牧民达到9712人;新农保工作全面实施,参保农民44919人,发放基础性养老金599万元。为6800多名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储备高校毕业生150人,发放小额贷款15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1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2%以内。农牧区低保、五保集中供养、五保分散供养补助标准分别高于全市337元、82元和85元。孤儿、“三无”人员供养标准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发放救灾款400万元、救助煤炭3000吨、廉租住房补贴资金61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休假和离退休干部疗养补贴制度全面落实。
    (五)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投资5430万元,实施了第一小学教学楼、蒙古族幼儿园教学楼和口岸学校等工程,完善了学校各种教学和安全设备;从2011年秋季开始,率先在全区汉授普通高中实行“两免”政策,对蒙授学前教育实行“一免一补”政策。发放扶困助学金94.73万元、助学贷款693.96万元,初步形成了完整的扶困助学网络。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培训农牧民5.4万人(次)。继续加强文体广电基础工程,投资291万元新建6个基层综合文化站和45处草原书屋,实施了口岸、石哈河、新忽热3处无线数字广播工程。稳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人均筹资达240元;基层综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率先开展了基层卫生院药品零差率工作。农牧区食品卫生监管力度不断加大,食品卫生市场得到有效监管。
    (六)行政效能得到新提升
    全面推行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和人大、政协领导列席政府有关会议等制度,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1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59件,办结率均达100%。基层政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新设甘其毛都镇和恢复温更镇申报工作获得自治区批准。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一些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安全生产基本平稳,社会管理不断创新,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我旗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取得这样的大好成绩,实属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旗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同心同德、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向所有为乌拉特中旗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项目建设要素制约突出。二是经济总量小,产业发展不充分,缺少立旗、强旗的大项目;产业结构不协调,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三是旗域经济对口岸的依存度较高,境外资源进口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四是城镇建设面临诸多困难。由于金融和房地产政策调整,开发商融资能力受限、积极性不高,加之居民期望值过高,旧区改造受到影响;五是城乡居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发展,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六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各种矛盾不断凸显,维护稳定、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逐一加以解决。
    二、2012年的主要工作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巩固我旗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旗委十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力打造市域经济增长极,全方位高水平办好“两个文明”现场会,以富民强旗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稳中求进,开创全旗两个文明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以上,完成110.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达到133.7亿元;财政收入增长50%以上,确保完成15亿元,努力达到17.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 %,达到11.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左右,分别达到20066元和10495元;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安全生产控制在上级下达的约束指标之内。
    (一)全力办好“两个文明”现场会,塑造旗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形象
    今年,全市“两个文明”现场会将在我旗召开,同时,市委、政府把我旗作为迎接全区2013年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的实战演练场,这是提升我旗综合实力、展示发展成果、扩大对外影响的一次重要机遇,我们要按照旗委的统一部署,尽快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各项工作要围绕办好这次会议来展开,努力打造一批基础工程、民生工程和特色工程,全方位展示乌拉特中旗特色,体现乌拉特中旗精神,通过“以会促创、以会促建”,进一步提高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两个文明发展的协调性。
    (二)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树立全党抓工业、重点抓项目、突出抓大项目的理念,把扩张工业经济总量、提升产业层次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发展工业经济的根本任务,坚持一手抓存量,一手抓增量,推动工业经济稳步发展。一方面要确保全旗现已形成产能的洗煤、风电、铅锌、铁精粉、黄金、原油等企业满负荷生产,实现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切实抓好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保障当前,支撑长远。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全年工业项目开工30个以上,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户,全部工业增加值预计实现86.7亿元,增长24%,占GDP的比重达到7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增加值81亿元,增长25%。化工产业方面,加快神华巴彦淖尔能源公司煤焦化项目建设进程,建成一期300万吨洗煤、120万吨焦化项目,9月份投产;推进神华500万吨焦化项目审批进程,开工二期900万吨洗煤、360万吨焦化、90万吨甲醇、30万吨聚丙烯项目。在园区规划建设洗煤产业园,实施毅腾四期、蒙正鼎发、锦达等7个洗煤项目,全旗洗煤能力突破3000万吨。积极推进褐煤深加工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富田肥业24万吨硫酸及40万吨氮磷钾复合肥、山东东岳化工5万吨无水氟化氢、甲胜盘40万吨固体硫磺、鑫宇化工5000吨糠醛等项目。选定40万吨电石、60万吨PVC项目业主。能源电力方面,完成温明煤矿和莱富煤矿资源重组工作;开工建成神东电力1台60吨低压循环硫化床锅炉、2台35吨高压循环硫化床锅炉,开工2×35万千瓦中煤、煤矸石发电项目,为神华煤化工项目和园区供气、供暖、供电提供保障,实现火电项目零突破;积极支持神东电力2×66万千瓦火电、大唐2×60万千瓦火电项目前期工作,支持国网公司在白彦花煤田精查取得突破;开工并网中电投三期、中国风电一期2个4.95万千瓦风电项目,支持已完成吊装的国华四期4.95万千瓦风电获得核准,全旗风电装机总规模达到110万千瓦;开工国电能源2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建设;继续提高中原油田勘查开采能力,年产能达到15万吨。有色和黑色金属采选冶炼方面,加快推进中铝30万吨铜冶炼项目;以太平公司为龙头,积极推进全旗黄金资源整合,开工建设二期扩建项目,实现产能翻番,并引进黄金深加工项目;积极推进全旗低品位铁矿整合,支持海明梢?10万吨选厂建设,争取启动120万吨氧化球团项目。着力推进现有12家高载能行业转型升级。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勘查、监管及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牛永泰沟金银多金属矿的勘查进度,尽快转入开发。新兴产业方面,推进汉马硅业二期1500吨多晶硅项目建成投产,全旗多晶硅产能达到3000吨,并围绕多晶硅,延伸发展单晶硅—电子级硅片、太阳能级硅片—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产业链;实施永耀公司采矿区技改扩建项目,新建10万吨碳素加工项目;推进晶石矿业10万平方米饰面花岗岩项目建成达产,引资建设工业固体废料制水泥熟料、免烧砖及陶瓷项目;积极推进风电产业园风电主机制造等4个装备制造项目全部投产,加快推进天业集团5万吨硅能蓄电池极板项目。有机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方面,开工建设河套酒业5000吨原酒生产项目;以高塔梁有机食品公司为龙头,做精做细旱地小麦、莜荞麦等产品,树立绿色品牌,拓展高端市场;扶持青青草原等肉羊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精深加工,壮大巴美肉羊养殖规模,带动全旗畜产品加工和饲草料加工业发展;在石哈河、海流图等地建设绿色蔬菜基地,发展保鲜加工,在满足海镇和口岸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辐射蒙古及区内周边地区,提高市场占有率;支持番茄加工、希热矿泉水等企业技改扩建。
    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按照“大项目立旗,小项目活旗”的思路,认真研究国家和有关部委支持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精心谋划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充实项目库,切实做好项目的包装、申报和争取工作,争取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自治区和市里的“大盘子”。健全重大项目专项推进工作机制,组成专门的项目推进领导小组,明确责任、时限和完成质量,加快项目落地达产进程。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招商决定项目,项目决定工业,工业决定财政。紧盯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方向,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协作,积极吸纳其资金、技术、产业等经济资源,主动参与产业分工,努力吸引煤化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向我旗转移。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整合各类资源,采取项目共建、税收共享等方式,使我旗在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三)加快发展口岸经济,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努力扩大过货量。配套完善 “五进五出”过煤专用通道和出境车辆待发区功能;合作推进奥尤陶勒盖铜矿至口岸公路及境外铁路建设等项目;以港务公司为龙头,建成投运新海关监管公共物流园区、运输车辆维修服务区和铁路物流监管区;神华甘泉铁路实现正式运营;积极推进中铝公司与奥尤陶勒盖铜矿的合作谈判进程,实现铜精粉过境;建成农畜产品监管交易场所、互市贸易区和免税商店;协调中蒙联检联运单位争取实现24小时通关或无假日通关;通过向上争取编制和增加地方协勤人员等措施,解决“一关两检”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和货物吞吐量,确保进口原煤达到1500万吨,力争突破2000万吨。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口岸报关报检大楼、国检办公楼、学校、医院、检察院等公建项目;全力实施人行道硬化、绿化、亮化、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中心广场等市政工程;加快房地产续建项目建设步伐,确保年内全部建成投用;围绕口岸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功能需求,对新建项目要严格把关,促进口岸房地产健康发展,比照二连、满洲里的城市风格,确保建成具有俄蒙风情的口岸新城;加快推进通勤机场前期工作;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入驻口岸,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规划建设口岸钟楼、苏勒德,打造标志性建筑,增添城镇文化要素。抓紧组建甘其毛都镇,完善组织机构,发挥行政管理职能,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年内推进各项工作有新转变,塑造口岸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新风貌。
    扩大园区产业规模。以实施“双百亿”工程为契机,投入资金5亿元,加快园区征地报批、道路、管网、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电力网架、消防站等配套工程;全面启动园区生活区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行政商务办公楼工程,配套建设电讯、银行、酒店等商业设施。跟踪服务好洗煤、化工、铜冶炼等重大项目,同时,围绕煤焦化、铜冶炼、多晶硅等产业,进行产业链招商,发展循环经济。逐步规范煤炭市场经营秩序,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手段,促成企业间的有效合作,最大限度确保煤、铜资源落地加工、转化增值。年内,园区开工项目达到20个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137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工业增加值52.25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
    (四)加大城镇建设力度,提高宜居水平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全旗城乡建设计划完成投资23.7亿元。海流图镇新建道路6.8公里、12.4万平方米,铺设排污管道5公里,安装路灯313基。启动海流图镇引水工程,实施新区水系景观和蒙中河槽整治等工程,建设3公里滨河公园景观带,打造新的景观亮点,以河槽治理促进周边棚户区改造。新建文化广场,完善鸿雁广场配套功能,融入造型雕塑和文化元素,彰显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实施新热源厂工程,建设5×70兆瓦循环硫化床锅炉及附属设备,配套一、二次供热管网12公里,供热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以上。争取实施新疆广汇液化天然气加注站项目。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促进房地产有序发展,全年完成公建项目和房地产开发45.5万平方米,建设北疆明珠、建业国际、中联国际二期等住宅小区,加快公建园区和企业创业园区建设步伐,重点实施市场街和体育场北街坊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完成惠民小区和温馨家园395套、2.4万平方米廉租住房续建工程,继续实施农村牧区危房改造项目,争取实施公共租赁房建设项目,改善困难群体住房条件。以增加城镇绿地面积、提高城镇绿化品位为目标,深入开展以公共绿地建设、城镇道路绿化为重点的园林绿化工作,重点做好生态园、风电产业园、海西街、交警队旧院、新修道路以及移动公司街头小游园的绿化,提升城镇宜居水平。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重点支持川井、甘其毛都、乌加河、德岭山、石哈河等集镇建设,完善道路、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新型小城镇。
    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加强项目质量安全和招投标管伞<绦哟蟪钦蚬芾碇捶Χ龋娣冻钦蚪ㄉ柚刃颍诿魅氛魇盏囟窝辖换鹘ǚ俊9娣痘夤愀婕芭曝遥哟蠖运嚼医印⑺酱盥医ǖ任フ滦形拇ΨAΧ龋忧亢A魍颊蚧肺拦ぷ鳎繁J腥菔忻舱唷M晟凭用窆┤裙芾戆旆ǎ惺当U瞎┡柿俊<涌旃娣段镆倒芾硎谐。行嵘镆倒芾硭健?剐问蕉嘌男逃疃銮渴忻竦奈拿饕馐丁⒎⒄挂馐逗图以耙馐丁?BR>    (五)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牧业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围绕提高农牧民收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大力优化种植业结构,扩大订单农业和设施农业面积,新增设施农业2500亩,推进水果玉米和出口果蔬产品等特色农业发展。大力发展以巴美肉羊为主导的农区畜牧业,进一步完善育种园区基础设施,强化标准化养殖措施,扩大肉羊养殖专业村、养殖户建设规模,新建和改扩建养殖园区5个,年出栏巴美肉羊10.5万只。研究制定乌拉特羊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开发利用方案,打造乌拉特羊肉品牌。同时,扶持建设奶牛、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严格落实《乌拉特中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意见》,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同时,扶持发展家庭生态牧场和草原“牧户游”,打造原生态草原旅游业。抓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发展后续产业,增加退耕农民收入。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完善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建设规划,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聚集。实施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1万亩土地整理、1.8万亩补充耕地储备库项目,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土地规模化经营,流转土地7万亩。新建沼气用户2500户,完成通道绿化10公里。加快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确保400户续建项目搬迁入住、200户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加大农牧业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净投放贷款4亿元。
    落实惠农惠牧政策。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生态补奖等各项惠农惠牧政策,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面积力争达到100万亩。大力发展科技服务型、市场营销型及综合服务型的行业协会、农牧民协会和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市场信息、防灾减灾、生资保障、资金扶持等作用。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做好新设镇的区划勘定、机构设置等工作,加大对苏木镇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嘎查村干部待遇,今年将嘎查村干部工资待遇和工作经费平均提高50%,努力做到事权、财权与职能职责对等。各苏木镇、嘎查村要切实转变职能,紧紧围绕农牧民持续增收这个主题,做好发展现代农牧业、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繁荣先进文化、促进和谐稳定、推进民主建设等工作,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产业化推进,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步伐。
    (六)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城乡发展环境
    以争取国家投资为主要抓手,紧紧围绕水、电、林、路、气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积极争取、落实、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实施,大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发展后劲。水利方面,投资760万元,实施艾力格图和巴音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2390万元,实施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0.83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基本口粮田建设0.9万亩、推广膜下滴灌1万亩。启动实施日供水量8300吨的口岸引水工程。生态方面,实施林业重点工程10.3万亩,其中:荒山荒地造林3万亩、封山育林7万亩、“三北”五期防护林建设0.3万亩;积极做好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实施2011年退牧还草工程,完成60万亩划区轮牧和30万亩季节性休牧围栏建设。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交通方面,开工建设省道212线海流图至五原段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争取实施口岸至海流图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支持口岸至临河一级公路开工建设。电力方面,实施巴音杭盖220KV开闭站、金泉220KV主变增容和双回线路、温更220KV主变增容等工程,争取实施金泉东220KV输变电和神华巴彦淖尔能源公司、新忽热、甲胜盘3个110KV输变电工程,并配套完善园区、甲胜盘、乌加河等35KV输变电工程,进一步优化电力网架结构。土地管理方面,加强土地监管,坚持依法依规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争取用地指标,保障项目用地。
    (七)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增强综合服务功能
    全面实施《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和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挖掘乌拉特草原文化的内涵,做好龙脉山、希热庙、乌不浪口风蚀冰臼地质公园、海流图生态园、巴仁宝力格水库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完善口岸物流园区、互贸区配套设施,培育现代化的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性的物流园区。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商务信息工程,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和商务信息网络,繁荣农村牧区消费市场。积极协调各金融机构支持我旗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增加信贷投放。以珠丽戈泰文化产业园为依托,构筑独具民族特色的奇石、蒙古服饰加工、手工艺品制作、蒙古餐饮开发等创业就业园区。逐步壮大第三产业发展规模,逐年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切实增强三次产业发展的协调性。
    (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来抓,继续加大投入,着力构建民生政府和民生财政。今年,旗本级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占可用财力的比重,要比去年同比提高30%以上,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劳务输出和就业培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转变就业观念,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转移就业农牧区富余劳动力14500人。加强人才工作,继续开展人才储备,着力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支付保障机制,规范公务员津补贴,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引导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不断增加农牧民经营性、工资性、转移性收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烧咸逑迪蜃萆钔卣梗龊梦宕笊缁岜O绽┟嬲鹘晒ぷ鳎绦岣咂笠低诵萑嗽毖辖鸱⒎疟曜肌;龊霉倚滦团┠撩裆缁嵫媳O帐缘愎ぷ鳎涌焱平缁岜U戏裰行牡慕ㄉ杞龋媸凳┏钦蚓用裆缁嵫媳O展ぷ鳎迪秩窭嫌兴<忧砍窍绲捅6芾恚惺倒匦奈灞!⒐露⒉屑踩说热跏迫禾澹苟嘀中问降木仍志燃没疃欢咸岣呱缁峋戎健J凳┱嫉?000平方米的海流图镇救灾物资储备库和牧区型中心敬老院项目,确保年内建成投用。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按照国家新的贫困标准,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主,通过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等扶贫重点项目,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年内争取资金155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集中连片、产业化等13个扶贫开发项目,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牧区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实现社会救助和扶贫开发两轮驱动。
    在抓好以上工作的同时,今年,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倾力办好10件惠民实事:一是财政整合“一事一议”资金8000万元,推进嘎查村公益事业建设。二是建成2个高标准社区服务中心,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三是投资1100万元,实施石哈河、乌加河、德岭山、川井、巴音乌兰等5处安全饮水工程,解决834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四是投资1.08亿元,新建120公里通村水泥路和50公里砂石路,解决农牧民出行难问题。五是投资1.07亿元,实施海流图镇防洪工程,提升海镇城市防洪标准。六是投资2024万元,完成韩乌拉沟和呼勒斯太沟防洪工程,保障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七是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600万元,解决好下岗职工就业再就业问题。八是投资494万元改扩建宏丰、乌镇、石兰计、乌加河学校4所幼儿园。九是建设川井、巴音乌兰无线多频道电视发射站,完成“村村通”直播卫星电视用户安装工作,解决边远地区牧民群众收看电视难的问题。十是投资2600万元,新建甘其毛都口岸医院和川井镇中心卫生院,确保口岸及川井镇周边牧民就近就医。
    (九)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成第一小学、蒙古族幼儿园、口岸幼儿园教学楼建设工程;实施第二中学教学楼加固工程;投资800万元实施旗成人职业教育管理培训中心建设工程;做好学生安全乘车工作。重点研究和专项推进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政策措施,在办好义务教育的同时,力争在高中教育上实现大突破,高考本科升学率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20个百分点,利用2—3年时间,使蒙古族学校和一中进入全市一流的普通高中学校行列,提高社会对教育的信任度。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文体科技中心内部配套设施,将其打造成为标志性公益文化活动中心;争取资金500万元,完成秦长城德岭山水库段20公里修缮工程;积极做好全市第二届运动会的筹办工作;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开通呼勒斯太、乌加河等5处无线数字广播;继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和文艺创作活动,举办首届乌拉特“鸿雁”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节,完成大型民族舞蹈剧《鸿雁》的创作编导工作,传承发扬地方民族文化。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全面落实2012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旗财政在去年的基础上新增资金2000万元用于农牧业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大力推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农牧业科技合作社等新型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模式,建设农牧业科技咨询服务乡土人才专家队伍,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农牧区和企业一线,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实施好爱德基金会援助项目,完成科技馆装饰布展工作,积极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 
    加快发展医药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旗级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完成旗医院、中蒙医院、疾控中心搬迁运行。投资280万元,实施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项目。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投资建设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探索建立社区片医服务模式;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村级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继续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人均筹资达到300元。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推进“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依法规范信访行为,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建立领导干部带头下访和部门联合接访长效机制;突出事要解决,集中化解信访积案,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完善重大项目、重要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做到评估在前、源头预防;强化督查问责,凡因苏木镇和部门推诿、躲避、拖延,导致群众诉求得不到及时合理解决或矛盾激化的,要严厉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深入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做好综合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道路交通秩序、消防安全隐患等工作。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新建看守所、拘留所和公安业务用房,改建、新建11个派出所;调配40名公安协勤人员,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抓好以视频监控技术为主体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巡逻频率,提升公安机关侦查破案能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和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全力打造平安中旗。继续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做好 “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推进依法治旗进程。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坚决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对不缴纳保障金的工程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全民安全生产素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突出抓好虚拟网络管理,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舆论,切实提高同新兴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进一步加大物价执法监管力度,确保全旗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继续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切实做好国防动员、爱民固边、外事侨务、妇女儿童、老龄等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十)加强政府缮斫ㄉ瑁岣哒窆ぷ魉?BR>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政府组成部门及工作人员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旗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办理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不断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和程序,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执法评议考核,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业绩在一线创造,成效在一线检验。积极倡导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作风,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切实减少会议和文件,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腾出更多时间抓落实、办实事、搞服务。
    大力加强廉政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制止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审计,确保各类资金规范安全运行。加强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管理,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行政监察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部门行业的不正之风。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新的起点蕴含新的机遇。让我们在旗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旗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一心,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努力建设繁荣富裕、开放文明、和谐秀美的乌拉特中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附件下载: